
華僑日報
中華民國五十五年公曆一九六六年六月二日
夏曆丙午年四月十四日 星期四
第三張第一頁


余祿祐在九龍西區扶輪社
演講童子軍之好處
可減少青少年罪行
詳述童子軍內容及其組織源起
(特訊)目前本港阿飛猖獗,青年犯罪案件時有發生,究其原因,由於不善誘導青年所致。童子軍之推動,大有助於解决青年苦惱問題。此爲尖沙咀街坊會副理事長暨童軍旅務委會主席尖沙咀區童軍總會主席余祿祐,昨在九龍西區扶輪社指出者。
□□□□假座九龍總統酒店舉行每週例□□□□□□子旋報告社務後,由社友張□□□□□□□□□□□講「扶助青少年□□□□□□□□□□□講詞錄後:
童子軍始創人貝登堡勳爵(ROBERT STEPHENSON SMYTH BADEN-POWELL)在駐任印度近衛騎兵司令官時,感於軍隊之好逸惡勞,缺乏自動能力,遂試將兵士編爲小隊,使在外露宿學習當地風土人情,觀察山川文物,訓以自爲煮食,縫紉,以增進彼輩耐勞之能力,自動自助之精神。各人事後發覺無論何事,若能躬行,則獲益及啓發之處更多,彼以其經驗所得,寫成SCOUTING「警探術」一書。
一八九九年駐軍南非梅富根城時,十月波耳戰爭爆發,該城被圍。當時駐軍少,貝登堡乃召集該城青年,臨時教以急救,傳訊,偵察等技能,以協助駐軍。經二百壹十七天而解圍,其彪炳功績,爲英國朝野所重。一九O七年返英國出任騎兵總監,當時已升任中將,彼所著之「警探術」一書已風行全國,學校採用爲課本以訓練青少年。貝登堡見國內青年多半習染於浮誇,道德趨於沒落,感慨異常,思有以振奮之。囘想在印度教導英兵之法及在非洲推動青年之經驗,旣能收效成人,復能收效於戰時青年,今若以訓練兒童,所得成就當更有可觀。於是挑選二十位來自不同階級之兒童,編爲四小隊,在英國南部避暑勝地桃山白浪海島(BROWNSEA ISLAND THE DORSET)露營十六日親自訓練,教導兒童生火炊事,追踪,圻堠,觀察,露營等事,成績優異,亦實爲世界有童子軍之始。翌年,將其心得童子軍教育之宗旨,教育法課程等寫成童子軍手冊(SCOUTING FOR BOYS)一書出版,大受社會人士歡迎,今日仍爲施行童子軍教育之必要參考書。經此次露營成功,證明青年兒童在入世未深時,染蒼則蒼,染黃則黃之理,若能善於誘導,對於其修養品德有向上前進精神,盡量發揮其充沛精力。
以童軍特點,合羣而分小隊,小隊則每人均要自己負責,注意於戶外活動,以吸收大自然新事物,觀察以增進見聞。童軍爲補助學校之不足,家庭教育之不逮,故貝登堡首倡於前,各國則紛起仿行於後。智利是第一個跟隨英國之後成立童子軍的國家,而加拿大,澳洲,新西蘭,南非在英聯邦內先後亦成立童子軍,一九一O年發展到瑞典、法國、挪威、墨西哥、阿根廷及美國矣。在同年(一九一O),貝登堡爲適應女青年要求而創立女童軍,一九一六年爲八歲至十歲半之兒童成立小狼團,一九一八成立樂行童子軍,爲十八歲以上青年繼續參加活動而設,一九二O年世界第一次童子軍大露營,在英國奧林匹克運動塲舉行,貝登堡被各國代表推選爲世界童子軍總領袖。
香港童子軍於一九O九年便已推動但甚健全。後於一九一一年由商人及駐軍軍官努力正式建立爲有組織之童子軍。於一九六一年十二月爲香港童軍五十週年紀念,舉行金禧紀念大露營,當時童軍人數超過七千名,比一九四一年之一千五百名多出四倍有多,今日則約爲一萬二千五百名,在此四年間加多不足一倍,以本港人口在三百八十二萬三千人計,約百份之廿二爲八歲至十八歲兒童,如此童軍發展,實不符理想。香港近年青年之犯罪者在報章上日見其多,亞飛之暴行,強搶生事,無所不爲。彼等思想簡單,不知天高地厚,犯罪於任意中,皆由於不善導其行正道,以適應青年進取之心,港九近年人口激增,地少人稠,交通擁塞,在都市中只求高空發展,不向平面擴張,公共兒童遊樂之塲所,質與量俱停留於半世紀前之狀態,對於青少年及成人者則僅有而微不足道,往日爲父母者對於携帶兒童出外,多睡於推車之上,稍長則坐於輪椅,能行能走之後,教之以三輪車,或小汽車,少年時玩雪履,跑單脚滑。
車更長則更可騎單車凡此種種,均可在通街大道見之,今則以行人多,交通忙,已屬少見,因此少年在兒童時之享受,盡爲剝削,對於其戶外需要之遊玩,並無適當及足够之塲所,以補此缺憾之處,學校則以課室不足,將全日小學改爲上下午,加以小學會考制度使啓育中之青少年忙於功課,學校以會考制度之不完善,且得半日之時間,只教而無育,目的在適應會考,未及品德之陶冶,而體育運動則略爲兼顧耳,且半日學校之時間青少年有此多餘光陰,低能及有問題之兒童青少年,則未知如何利用此時間以治學,現今爲父母者,以生活方式及時代不同,終日外出謀生計,更在此寸金尺土居住的地方,亦不願將兒女銷在此白鴿籠式房宇,但以每區均無足用之公共塲舘,有爲青年恆在假日結伴遠足郊遊,不長進者則流浪街頭,無所去處,社會壞風氣及不良電影,實驅此輩青少年入於亞飛之途,香港有心人近年創設小童羣益會,香港保護兒童會,香港青年協會,香港兒童安置所,英聯邦救助兒童會,基督教兒童福利會,童膳會,貧童之友會,愛丁堡公爵獎勵計劃,聖工團國際兒童扶助中心,嘉樂兒童教養院,香港兒童福利院,天主教社會服務中心,及社會局之青年中心,街坊辦理之交通安全隊及城市清潔隊,凡此種種,對於青少年管教,各有其專長之處,但比之童軍之德智體羣俱備,有助於學校及家庭之不足,且從八歲起便有完善種種訓練,適應兒童好奇及自尊心,自發自助之志,服從及領導美德,堅忍耐勞性格,及扶助他人勇氣,日行一善責任,最後及曼高目的就是修養品格。
童子軍規律:
(一)童子軍信譽是人所信賴。
(二)童子軍對其居留地,父母,童子軍領袖,僱主及屬員是忠誠者。
(三)童子軍責任,是力求充實自己及扶助他人。
(四)童子軍是人羣之友,亦是每一童子軍之兄弟,不因國籍階段,宗教有所區別。
(五)童子軍是有禮貌者。
(六)童子軍是愛護動物者。
(七)童子軍絕對服從父母,隊長或領袖之命令。
(八)童子軍常欣然微笑,以應付一切困難。
(九)童子軍是儉樸者。
(十)童子軍思想言行是純潔。
童子軍銘言是「準備」。
小狼銘言是「盡你所能」。
童子軍特點:
「觀察」觀察事物以評判是非,以追求其原理,以增長智力。
「愛護」愛護國家,愛護他人,愛護小動物,愛護花草,以增長友愛及效忠國家之品格。
「實習」「學由於做」原理,煮食,修補,整理,搜集,救傷,追踪,圻堠等不躬自力行,以增長見聞。
「露營」大自然風光,登山涉水之樂,在野外中顯出無畏精神,不恐懼及不倚賴他人,以強其身心。
「小隊」童子軍以六人至八人組成小隊,每小隊獨立工作,以隊中以數旣少,則每人均屬一份子,分工而合作,養成自助精神。
「規律」童子軍有:
一,劃一制服,使青少年一經衣上,便有「日行一善」向好處着想心。
二,完善徽章制度,每徽章均以考試成績而獲得,以鼓勵其觀察事物進取之心
三,每年均重覆舉行應允誓詞,出於自由意志所許的願,從道德方面約束自己
童子軍對於生理缺憾兒童教育:
生理缺憾兒童,跛,聾,啞,盲或口吃兒童,此類兒童只施以醫藥或謀生技術,而不施以良好教育,良好心理衛生,是未足够者。如何能使兒童有快樂心情,正常人生樂趣,使其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是生理缺憾便不能生存於社會上。快樂是一切之本源,心情好便能接受現實,而不產生自卑感,童子軍訓練是針對缺憾兒童,有更合理處理,如遠離人烟露營,小隊制度,自立精神,規律範圍,由觀察愛護而至實習,無不使此類兒童感覺我們屬其中一份子,不是孤立,此處不是孤兒院不是盲啞院,是一個大家庭,自己有生活,在團體中,無恐懼,有精神,安全享受。否則彼感覺我爲社會的遺棄。而產生性情孤癖,猜忌多疑各種生理病,如不滿現實,不合作,偷竊,強搶,擾亂,騷動,放火等,皆由其失去人生快樂之本。九龍西區扶輪會約會地點設在尖沙咀,以尖沙咀童軍分會現共有十二旅,人數約七百人,有學校辦者,有街坊辦者,有警察辦者,有天主教及基督教辦者及有公開旅,費用由童軍自己以每日節省零用錢負担,小部份有等旅成立有旅務委員會,則負責其中部份費用。但總訓練,露營等,則由區會資助。區會由市民熱心者義務組成。扶輪會宗旨「服務至上」,想各位會友當有以賜教也。
末由前任社長謝錫奎致謝詞而散。昨出席者,除社友外,友社暨嘉賓梁知行,簡子略、羅竹青、張傑、卓觀銳、陳矍仲等。(宇)


尖沙咀區童子軍總會主席余祿祐、在九龍西區扶輪社演講(本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