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華僑日報

中華民國四十八年公曆一九五九年十一月十五日
農曆己亥年十月十五日 星期日

第二張第二頁

00031.jpg
00030.jpg
00029.jpg
00028.jpg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六十年來服務社會

服務事工包括宗教教育體育及社會福利

服務重心爲養成完美人格建設完美社會

昨午招待中西記者參觀各部門

  (特訊)基督教青年會運動,係一百年前工業革命進行時之產物,其時由於工業之發達,人口集中都市,人們整日爲生活而奔勞,人與人間,缺乏了團契,爲了分享友誼,並在靈性上求得共同的長進,對社會有所貢獻,於是,基督教青年會運動乃應運而生。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之創立(一九O一年),亦是基於這一社會背景和目標而設立的。該會設立迄今,已近六十年,在此六十年當中,爲香港青年及社會之需要做了許多服務事工,其範圍包括宗教、教育、體育、娛樂以及社會福利事業等,其服務重心,以推行人格教育爲主,以德智體羣四育作爲活動程序,以小組作爲活動方式,而養成完美人格,建設完美社會爲理想。這是一項艱巨而富有建設性的工作,亦是一件百年的事業,其功效雖不若社會福利或救濟事業之顯而易見,可是,無疑的,這是一項積極的工作。目前該會之設備,包括有香港必列啫士街五十一號之中央會所,內設健身室、泳池、禮堂、圖書館、宿舍、露天球塲、餐室、九龍窩打老道二十三號之九龍支會,內設宿舍、露天球塲,及本港唯一之自動餐廳,同時並有基督教大專學生公社,深水埗東京大厦之青年宿舍,荔枝角青年會游泳康樂塲館,新界將軍澳青年營,九龍老虎岩、黃大仙、石硤尾、李鄭屋等徙置區服務中心等,此外,在港九各有英文夜校一所,香港設有青年會中學,九龍設青年會英文書院。茲將記者參觀所得,逐項報於后:

  昨午十二時,中西各報社記者齊集於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九龍支會,由該會總幹事彭紹賢、幹事鄧顯毅、趙文璧、布克禮、吳文偉等招待,各位將該會事工對記者詳爲解答,并引導記者參觀九龍支會,在自助餐廳招待午膳,然後步往左隣參觀大專學生公社,由負責人鄺定華牧師歡迎及詳爲解釋該社之工作,隨往參觀深水埗宿舍,由負責人林克耀招待,至是驅車至荔枝角參觀該會游泳康樂塲館,由負責人林興烱引往各處參觀,繼往參觀老虎岩徙置區服務工作,然後乘車至將軍澳參觀青年營地,由負責人吳文偉引往參觀,至下午五時,由該處乘特備專輪返港,在香港會所晚膳之後,最後參觀中央會所,斯時已暮色四合,各記者興辭而退。

小組事業

  這是該會的主要事工,現有六十餘個單位,其領域及於成年、青年、少年,有基本組員達一千餘人,這些小組,經常就其特有之興趣展開活動外,並有德、智、體、羣、四育程序,使組員在展期的團契中,分享友誼,養成完整人格,接受領袖訓練,並以耶穌基督爲模範,啓迪他們追慕眞理,愛好美德,崇尚服務,在今天「亞飛」問題嚴重影响社會之際,此項工作,實爲一有效之教育方式,足以阻遏「亞飛」風氣之蔓延。該會所有小組,在中央會所方面有男女子籃球隊、籃球團、羽球團、青泳團、勵進團、柔道團、中青團、羣青社、航海社、小青團、少青團、衛良團、深資童軍團、童軍旅、小狼團、救傷隊、護士隊、口琴隊、劇詠團、香港聯青社、語言會、青年團契等;九龍支會方面,有方圓社、劇藝社、童子軍旅、青英社、兒童會、體育研究組、鄰童會、小青團、少青團、中青團、救傷隊、護士隊、口琴隊、互助團、男女籃球團、九龍聯青社等。

徙置區服務工作

 

童子軍活動

  該會爲推展本港童子軍運動,特別注重徙置區兒童,使獲得好之公民訓練,乃兩在黃大仙成立九龍童子軍第五十五旅,現有童子軍第四十八旅,現有童軍□十七人,深資童子軍十六人,領袖四人,每週集會一次,并舉行各項比賽和活動。

bottom of page